banner
lca

lca

真正的不自由,是在自己的心中设下牢笼。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对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由探索》阅读笔记

image

作者:肯尼斯・斯坦利;乔尔・雷曼
推荐值:⭐⭐⭐⭐⭐

摘抄#

  • 如果掌握了充足的资源,“无为而治” 也并不容易。

  • 如果你一开始就向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你就走不远。目标会窄化你的探索范围。对伟大事业来说,目标具有误导性。伟大不是目标指引的结果,因为通往伟大的路线从来都不是直线,很多时候快反而就是慢 —— 没有特殊目标,每次只是选择下一块踏脚石,你反而能找到珍宝。

  • 虽然孩子们在学习某一科目的过程中,学校确实要依据进展情况打分。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其目标是培养能考出高分的学生,但学校自身也因此被分为三六九等。到了国家层面,各个国家同样设定了各种不同的目标,比如低犯罪率、低失业率或低碳排放等,为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并跟踪这些目标和其他类似目标的进展。在上述社会追求的背后,存在着这样一个设想,不常为人道,却少有人质疑,即任何值得追求的社会成就,最好先将其设定为目标,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这让人不禁发问:这世界上是否存在不需要设定目标就能完成的事情?

  • 我们所有的追求,都可以被精确地设定为一个又一个具体目标,然后再近乎机械性地逐步推进。在我们面对生活的不易和迷惘时,这种想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慰藉。因为若是从一开始,便有一座座整齐划一的里程碑来持续引导世界的走向,宛如发条钟表走时一般固定且可靠的话,人们绝对能感到极大的安全感。

  • “有目标才有动力”,这句话听上去顺耳,但做起来糟心 —— 海量的目标测算、评估和计量,将会侵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好似要把我们变成 “目标” 的奴隶,为了不可能实现的 “绝对完美” 奔波劳累。或许在某些时候,“目标” 能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意义或方向,但它同样限制了我们的自由,成为禁锢我们探索欲望的牢笼

  • 目标论导致我们只关注终点的收获和风景,而忽视了每一条探索道路本身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价值。

  •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在玩同一个游戏。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设定目标、努力实现目标,并在过程中衡量进展,已经成为我们追求成功的主要途径。

  • 如果你是一个 “胸无大志” 的人,只想实现一些普普通通的小愿望,那么制定目标就会非常有效,这也是人们很少质疑目标的一大原因。好比一家制造型企业决定提升 5% 的产能,即便成功了,也没有多少人会感到惊奇,又或者一家软件公司想把自家产品从 2.0 版更新成 3.0 版,同样会成功,这没什么值得惊讶的。诸如此类的 “每日小目标达成”,会让我们误以为设定目标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效,但随着 “志向” 变得越来越 “高远”,实现的希望便越发渺茫 —— 这便是最耐人寻味的地方了。

  • 把成功视为探索发现的过程会很有用。

  • 如果你从未见过水彩画,就不太可能突然间创作出它。

  • 带有踏脚石性质的事物,是通往更高层可能性的门户。我们必须先找到这块石头,踩稳后才能跨出发现的一步。

  • 事实上,若想实现更多所谓的丰功伟业,目标往往会成为绊脚石,比如与探索发现、创造力、发明或创新有关的目标,又或者找到真正的幸福之类的目标。

  • 当最伟大的成就被设定为目标时,其实现的可能性就近乎渺茫了。

  • 如果你的目标是发明微波炉,你肯定不会想到去研究雷达;如果你想发明一架飞机(就像无数发明家多年来一无所获那般),你也不会想到花几十年时间去发明一台发动机;如果你想学 19 世纪 20 年代的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5 那样,试图制造一台计算机,也不会想到把余生用来研究真空管技术。

  • 那些 “高大上” 的目标往往具有欺骗性。如果我们仅是奔着最终目的,一根筋地去追寻、无暇他顾,到手的只会是一张空头支票。我们往往不得不放弃目标,结果反而有机会重新实现它们。

  • 如果你想琢磨出一个新的方向,或一种真正的新方法来做某件事,你只需要演奏自己的音乐,然后自由发挥即可。真正的发明家在创作上无非就是‘随心而动,随意而行’。

  • 有时候,实现 “宏图大志” 的最佳方法,便是 “不刻意追求某个特定志向”(因为越是刻意追求,越是事与愿违)。

  • 我们的世界充斥着为了获得成功而设置的各色目标和衡量标准,这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机械化,压抑了我们的生活热情,但通往幸福和成功还有其他途径。当直觉告诉你有要事发生时,你不仅可以相信它,而且应当深信不疑。即使你无法将其解释清楚,也不需要绞尽脑汁地编个理由来为你每一次小小的心血来潮正名。

  • 太过执着于目标,也是不健康的。那些基于目标,用来评判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的条条框框,从根本上讲都是错误的。

  • 在你规划之际,生活已悄然前行。 —— 约翰・列侬(John Lennon)。

  • 改变世界的神奇公式并不存在,或者说,伟大的成就并没有所谓的成功脚本,它们往往没有经过周密的计划便诞生。

  • 选择一个现实的人生目标,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并不陌生,只要想想那句老话 “现实一点,别做白日梦了”,你就懂了。尽管选择现实人生目标的压力,显然对音乐家们的影响更大,但他们的故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文化传统:在人生目标的选择上,追随本心似乎比追求实际更愚蠢。

  • 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愿意放弃原来设定的目标,并在新的机会出现时,勇敢地抓住它。

  • 那些埋头寻找爱的人,只会表现出他们自己缺爱的本质,缺爱之人永远找不到爱。只有拥有爱的人,才能找到爱,而且他们从来不需要去寻找爱。”24 许多人迟早会意识到。

  • 如果没有他为了自娱自乐而培养的爱好,人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现这些洞穴画的重要性和价值。所以,这些爱好出乎意料地成为通往伟大发现的踏脚石。

  • 每个人都有权追随人生的激情所在,即使它们偏离了最初的计划,或与最初的目标相冲突。因为改变方向的勇气,有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 生活充满了风险,有些选择确实不会成功;但那些忽视意外之喜的人,也很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 我不会追随小路的方向,而是前往无人踏足之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 莫瑞尔・史多德(Muriel Strode),《风中的野花》

  • 如果我们将某张图片设定为目标,就绝对不可能将其培育出来。网站上所有的图片,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是繁育和迭代的目标。发现了这些图片的网站用户,无一例外都是那些一开始并没有将它们设定为自己寻找的目标的人。

  • 如果我们过于专注希望实现的目标,最终反而可能忽略了实现目标的最关键步骤。

  • 不管看起来多么诱人、多么有说服力,遥远而宏伟的目标并不能指引你来到它的身边。宏伟的目标本身就是最不可靠的指南针。

  • 在我们所列举的所有偏见中,也许还有一种最根深蒂固的先验性谬论或自然偏见;它不仅在古代世界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仍然对许多最有修养的头脑拥有几乎无可争议的支配权…… 这就是,一个现象的条件必须,或者至少可能会,类似于现象本身。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ewart Mill),《逻辑体系》。

  • 任何重大发明的先决条件,几乎都是在没有考虑到该发明的情况下发明的。。

  • 电力的发现,并没有考虑到计算机,甚至没有考虑到真空管。而真空管的发明,也不是为了促进计算机的制造。人类只是缺乏足够的先见之明,无法理解一项发现后来会推动什么新发明的出现。

  • 创造伟大发明的前提,是所有的先决条件已经存在。

  • 真正的激情才是驱使你成功致富的根本原因。

  • 我们这个世界理想的运作方式与其真实的运作方式之间的脱节,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并担忧的问题。当我们致力于追求梦想时,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这个梦想是什么,并充满激情和毅力地为之奋斗。但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种说法,它反而会导致荒谬的行为和结果。就像你不可能在地球培养皿中以智力测量为标准最终进化出人类智力那样,仅凭决心和智力,也不能让我们制造出一台计算机 —— 我们需要踏脚石!正如我们不可能仅仅通过找一份高薪工作就变得很富有一样,因为今天加薪,并不能保证未来还会持续加薪。我们需要接受的现实是:很多事情,是无法单纯地通过努力实现的。

  • 许多人的确实现了致富的目标,但不是因为他们以致富为梦想,而是因为他们追求了自己的激情,而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恰好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

  • 问题是,“高大上” 的目标与稀松平常的目标不同,实现这些远大目标的最佳方式就是忽略它们,而这种想法,似乎违背了常规的直觉和传统的智慧。

  • 抓住每一个时刻的独特新奇性,享受意料之外的快乐。 ——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

  • 说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去哪里,或你想要完成什么,并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真正难的是如何实现这些愿望。更确切地说,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很难确定从这里到最终目标之间的踏脚石。

  • 因为伟大的发现从来都不是什么稀里糊涂的意外。

  • 这些伟大的发现者并不是狂热的、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并非全凭纯粹的好运才得以邂逅伟大的发现。

  • 在观察的领域里,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 新奇性搜索确实提供了一种更有趣的排序:从简单到复杂。

  • 归根结底,我们必须获得某种知识,才能继续创造新奇事物,这就意味着新奇性搜索是一种信息收集器,用于不断积累关于世界的知识。搜索的时间越长,它最终积累的关于世界的信息就越多。当然,信息量和复杂性是相辅相成的,更复杂的行为必然需要更多的信息。

  • 即目标越是 “高大上”,其欺骗性也就越强。

  • 过分 “高大上” 的目标永远不可能通过努力追求来实现 —— 除非这些目标距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 为了证明美国正在进步,你可以展示各种各样的证据:学校的考试成绩、犯罪统计率、逮捕报告,或其他可能让政治家顺利当选、让普通职员获得晋升的任何东西。在制定了此类统计标准之后,机构中的许多人就会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让它看起来有进步,哪怕实际上根本没有。 —— 大卫・西蒙(David Simon)

  • 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来评估教师,会直接迫使教师开展应试型教学,而最终的结果,不是培养出具备丰富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学生,而是产出擅长记忆和考试的应试型学生。

  • 事实上,经济学家们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 GDP 没有意义,即使它是全球各国广泛采用的经济指标。这种悖论也被称为 “GDP 崇拜主义”。

  • 只有在目标相对平凡的情况下,衡量标准才是有用的。

  • 当我们以一项存在根本性错误的方针为指导时,再多的准确性对我们都毫无用处,因为其结果不过是更好地评估了通往正确道路的干扰因素,而非真正的踏脚石。

  • 随着 “应试教育” 的流行和 “力争高分” 等目标压力的增加,对这种 “直觉” 的依赖显然受到了压制,其结果是教师们大部分的自主权、直觉和创造力被剥夺,教师们对教学的热情和初心也被慢慢耗尽。

  • 有时候过于强调目标,反而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 从长远来看,伟大的事业之所以能够达成,并不是因为设定了目标,而恰恰是因为没有既定的目标。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强制性标准推动进步的人而言,这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论;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启迪。

  • 我告诉你:你必须接受自己内心的躁动不安与彷徨无措,因为它会使你成为一颗闪亮夺目的星。 ——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 科研项目申请经费的大致流程是:科学家们向资助机构提交申请,并提供阐释了科研想法的提案;提案随即被送到一个由专家同行评审员组成的评审小组,这些评审员通常是提案所涉领域,如生物学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资深科学家;评审专家随后给出评级,包括从差到优的不同等级。一般来说,获得最高平均评级的提案,最有可能获得资助。

  • 如果你跟风去做热门的研究,并且鹦鹉学舌似的随大流,或许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相反,一个真正有趣的想法,或许会引发争议。在我们目前已知和未知的边界,仍存在一些尚不确定答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科学的未知领域,专家们的意见应该保持分歧和发散状态,正是在这片位于已知和未知之间的 “蛮荒” 边界地带,我们应该让人类最伟大的头脑进行探索,而不是在最大共识的舒适区 “沉迷享乐”

  • 人们之所以紧紧抓住目标不放,对风险的恐惧是一大主因。尽管一定程度的风险是探索和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但那些负责掏钱的人,通常不希望承担过高的风险,以免资源被简单地浪费在那些不切实际、异想天开的项目上。

  • 一旦涉及个人的利益得失,就很少有人愿意将赌注押在太过远大的目标上,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直觉:仅仅设定一个 “高大上” 的目标,并不能保证其实现。就这家公司而言,目标的欺骗性太大了,这样的风险不值得承担。

  • 想要成功,反而不要以成功为目标;只需要做你喜欢和相信的事情,成功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 大卫・弗罗斯特(David Frost)

  • 房屋仍应按照设计图建造;软件仍应按照既定规范设计;在你准备明天的晚餐时,继续按照食谱做也无妨。如果你设定了跑步锻炼的目标并坚持不辍,就能提高身体耐力,所有这些都是适度的目标,不是本书试图论证和辩驳的对象,因此也大可不必就此放弃。

  • 根据当前所处的位置,决定应该去哪里,往往比根据想要去哪里来决定前进的方向要更明智。所有人都有能力将现在转化为未来,但没有人可以将未来变成现在。

  • 保护分歧和容纳不一致的观点,是一种美德。

  • 当一切都说了做了,当梦想家都对陈旧的愿景感到厌倦时,当不求回报的期望的灰烬沉淀在不可逾越的未来之上时,只有一种理性的光芒可以穿透黑暗:为了实现我们的最至高无上的目标,我们首先必须心甘情愿地抛弃它们。

总结#

1、目标的局限性,伟大的事业不能以目标为导向,目标限制了伟大事业的发展,只有在目标相对平凡的情况下,衡量标准才是有用的。很多重要的突破都是在探索中一步步发现的,谁也不知道真空管最终发明了计算机,在伟大的事业上,不经意间种的花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开花结果,任何重大发明的先决条件,几乎都是在没有考虑到该发明的情况下发明的。

2、关于爱好,小时候,老师问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会说出很多高大上的理想,成为航天员、科学家等,但远远不知道要成为这些人,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也许,长大后,这些理想随着现实的骨感,也慢慢消散了。书中讲了 “一位非专业考古爱好者,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附近意外发现了古代洞穴绘画的案例,如果没有他为了自娱自乐而培养的爱好,人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现这些洞穴画的重要性和价值。所以,这些爱好出乎意料地成为通往伟大发现的踏脚石。

3、既然伟大的事业不能以目标为指引,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注重探索发现的过程,不刻意追求某个特定的方向,在原有踏脚石的地方摸索出下一块踏脚石。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