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们刻意避免按照固定的行程前进,宁可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因为旅行本身远比赶赴某一个目的地更加惬意。
-
我们总是很忙,没有时间好好交谈,结果日复一日地过着无聊的生活,单调得让人几年后想起来不禁怀疑,究竟时间都去哪儿了,同时又遗憾于它的流逝。
-
我们都没说话,在一起旅行这么久,彼此已经非常熟悉,只要交换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
除非他真正感觉需要别人的帮助,否则别人的介入只会引起他的厌烦。
-
如果你试过修理水龙头,但是情况依旧,那就表示你命中注定有个会滴水的水龙头。
2#
-
我认为只有在情绪不对的时候,身体上的不适才会凸显,那时你满脑子不快,看什么都不对劲。但是如果情绪正常的话,身体上的不适就无关紧要了。看看思薇雅,我不觉得她有任何不快。
-
也许这无尽的草原和长风能使她明白,当你接纳了单调和无聊,你就能看到背后另有深意。
-
那部收音机是一条线索,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是没有办法真正思考的,或许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任何思考,只不过是玩弄几把扳手罢了。
-
我不想匆忙行事,因为匆忙本身就是一种要不得的二十世纪态度。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只想去做别的事。所以我想慢慢来,仔细而透彻地,用我找到被剪断的销子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才能发现原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3#
- 其实现代人未必比以前的人聪明,人的智商并没有多大改变,那些印第安人和中世纪的人跟我们都差不多,但是彼此所处的环境不同。在以前的环境中,他们认为鬼神是存在的,就像现代人认为原子、质子、光子和量子是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相信有鬼,也就是说,现代人也有属于他们的鬼神,你知道的。
4#
- 通常我会选一本他不懂的书,以备对答之用,我先读一两个句子,然后等他一连串地发问,然后回答他的问题,之后再读一两个句子。用这样的方法读经典作品很有用,它们一定是用这种方式写成的。有的时候,整个晚上我们都在不断阅读、讨论,而往往只读了两三页,这是一个世纪以前的阅读方式…… 当时肖陶扩非常流行,除非你也这样做,否则你就不知道究竟有多么愉快。
7#
-
人终有一死,然而毕竟活着就是人生最终的目的。所以人类中最聪明的头脑就努力攻克各种疾病,希望人可以活得长一点。只有疯子才会追问为何如此。一个人追求长寿,就是为了活得更久。人生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斐德洛追寻的鬼魂所说的。
-
他们错以为人格是一种物品,就好像一套衣服,可以让人换穿,但是,一个人除了人格之外,还有什么呢?只有一些骨和肉罢了,或许还有一些统计数字,但是肯定没有人在其中,因此人只是人格穿上骨肉和一些统计数字罢了,而不是别的。
9#
- 要解决常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要通过你的观察和手册当中所提供的结构,不断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如此才能找到解决之道。对这个交织过程的正确运用,正式地说就是科学方法。
10#
- 他曾经读过一段话,并反复说给自己听,因此如今我能原原本本地复述出来,开头是这样的:在科学的殿堂里有许多深宅大院…… 有各种人住在其中,而他们住在这儿的动机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些人倾心于科学是因为有优越的智力,科学成了他们独有的活动,在其中他们得到了生动的经验,也满足了他们的野心。有一些人则完全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将自己思考的产物献在祭坛上。如果上帝派来的天使将上面两种人从殿里驱逐出去,那么殿里显然会空旷许多,但是里面仍然会住着一批古今人物…… 如果殿里本来只住着前述两种人,那么如今的它就只不过是一座空木屋,只有四处攀爬的蔓草…… 那些得到天使青睐的人…… 有些古怪、沉默和孤独,除了同是不受欢迎的人之外,彼此之间少有相似之处。是什么把他们带进殿堂里的…… 答案不一而足…… 逃避平凡生活的芜杂和无可救药的厌倦;逃离自己欲望的束缚。一个脾气好的人想要逃离喧闹、令人紧张的环境,而来到寂静的高山,在这里你极目远眺,透过静谧清新的空气,愉快地描摹永恒宁静的山色。这段话出自年轻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 1918 年的演讲。
- 然而这些法则无法通过逻辑推理获得,唯有通过建立在对经验的深切理解之上的自觉,才可以达到……
11#
- 他认为像学校、教会、政府和政治组织这种机构,都是想用某种特定的目标而非真理来引导别人的思考,以使他们的机构能够存活下去,好控制别人来继续为这些机构服务。
13#
- 只是不断地上课、上课、上课,一直上到你的心灵枯竭,创造力也消失了。而你成了一部机器,不断地对那些如潮水般涌来的天真学生重复同样枯燥乏味的教材。他们不了解为什么你变得这么乏味,因而对你失去了尊敬,还使你恶名昭彰。你不断上课、上课、上课的原因是,这是经营一所学校最经济的方法,会让外界的人误以为学生得到了真正的教育。
- 真正的大学本质上并不是物质的,也不是警察所能保护的一些建筑。
- 真正的大学并不听命于任何民意机关,也不是由任何建筑物所构成的,只要它自己宣布这个地方已不再是圣所,真正的大学就已经消失,所遗留下来的只是一些砖墙、藏书和种种物质的结构罢了。
- 真正的大学并没有特定的地点,也没有校产;既不支付薪水,也不接受物质的报酬。真正的大学是心灵的世界,是多少世纪以来流传给我们的理性思想,它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建筑物之内。这种心灵的世界,许多世纪以来都是通过一群所谓的教授所传递的,而教授这个头衔并不是真正大学的一部分,大学的本质在于流传下来的理性自身。
- 他们认为,学校的教授既然领了薪水,一旦得到上面的指示,就应该抛弃自己的见解,毫无异议地接受学校的指挥,就像受雇于一般公司,处处要为老板说话一样。
14#
- 到达目的地还不如在旅途中。
- 突然间太阳落下山头,整个峡谷变得一片漆黑。
- 工作的艺术便不仅依赖于机器的物质层面,还依赖于你自己的思想和心灵。
- 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奇怪,有时候你只要把新手或蹩脚的人和高手作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老手根本就不会照着指示去做,他边做边取舍,因此必须全神贯注于手上的工作,即使他没有刻意这样做,他的动作和机器之间也自然地有一种和谐感。他不需要遵照任何书面的指示,因为手中物质的本质决定了他的思路和动作,同时他的思路和动作也在不断改变他手中物质的本质。所以物质和他的思想一同不断地改变,直到他的内心与物质同时达到正常与平静。
- 你如果一直向前看,或者只看到目前的状况,对你并没有任何意义。一旦你回顾以往,就会看到一种模式隐隐出现。如果你从这个模式出发,那么很可能会迸发出一些东西。刚才有关科学和艺术的见解,来自从我自己的人生中浮现出的模式,它代表了一种超越,我想那是别的许多人也想超越的。
- 理性的方法不可能解决理性自己所产生的问题。
- 每到拓展根基的时候,世事就会变得像现在一样混淆不清,而且目标不明。
- 但问题是,文章总有一股上帝般的口气,好像谈论的东西能够永垂不朽。然而情况不是这样的,人们应该了解,这只不过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空和环境背景下发表的看法,仅止于此,但是你无法在文章当中使人明白这一点。
15#
- 此时此刻,他就是他自己,而不是被他或别人所期待成为的什么人,方寸之地,包容如许……
16#
- 就好像我们身后山谷里的那些人,大部分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去过,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另一些人则是靠着有经验的向导,他们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够顺利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但是还有另外一批人,不但没有经验,而且不太相信别人的经验,想要走出自己的路。
- 在这个太空时代,天堂在上的意义已经逐渐消失。哪里才是上呢?然而,虽然因为语言上的僵化,这些旧路即将丧失它们的日常意义,甚至封闭了,但这并不表示山已经消失了,它仍然在那儿,只要人有意识,它就存在。
- 每件事都有无穷的假设,你观察得越多,你看到的就越多。
- 模仿似乎是一种外界的压迫,小孩子从来不会这样,似乎是后来附加上去的,也很可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 如果说大部分学生来学校受教育不是为了学位和分数,实在有点虚伪。当然,确实有些学生只是单纯为了受教育而来的学校,但是学校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很快就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 因为多年来胡萝卜和鞭子的教育方式,造成了他思考上的惰性。就好像一头驴子:“如果你不打我,我就不工作。” 如果没有人鞭打他,他就不会努力工作。而训练他去拉的文明的车子,很可能就会因此而走慢了一点。
- 这名像驴子一样、假设出来的学生会继续游荡一阵子,他可能得到另外一个像他抛弃的教育一样珍贵的学习机会,就是所谓的 “社会大学”,不再浪费时间和金钱去做一头高级的驴子。他可能找到一份工作,安然地做一头低级的驴子 。
- 短则六个月,长则五年,很可能会发生变化,他对自己每天机械化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过去被学校的理论和分数所压抑的创造本能,现在很可能因为工作的无聊而被唤醒了。他花了数千个钟头去解决机械方面的问题,因而对机械设计越来越有兴趣。他可能想要自己设计机器,因为他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于是尝试改造一些发动机。成功之后,就想要更大的成功。然而这个时候,他可能会遇到瓶颈,因为他没有理论基础。于是,他就会发现以前自己丝毫不感兴趣并觉得一无是处的理论,现在变得有了一些值得敬重之处。
- 他不需要别人强迫他去学习,他的动力来自于内在。
- 越聪明越认真的学生越不需要分数,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本身比较感兴趣。而越懒惰越愚笨的学生则越需要分数,因为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及格了。
- 正是这个实验,暴露出评分制度的缺陷,引发了斐德洛对良质的追问。评分制度会掩盖教学的失败。如果老师很差劲,很可能一整个学期都没有教学生任何东西,而是根据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测验编排出分数,然后让人以为有些人学得好,有些人学得不好。但是一旦取消了分数,学生会每天被迫思考到底学到了什么,老师教了什么,目标是什么,作业如何达到目标,等等。因此,取消分数之后,就产生了一个非常令人恐惧而又庞大的真空地带。
17#
-
完全按照他的规则写作的学生注定要丧失创造力,或者写不出能够反映自己真正水准的文章。
-
克伦威尔曾经说过:“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爬到最高。”
18#
- 在哲学上有一个分支专门讨论良质的定义,就是所谓的美学,它提出来的问题就是何谓美感。
- “值得” 就是一个良质的字眼,人生将不再有任何价值或是目标。
- 这种世界以知识为主,但它的基本原则并不仅仅是知识。对这种世界运作方式的基本态度是,假设这种世界的运行要倚靠法则 —— 理性 —— 人类的进步就在于发现这些法则,并且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而应用这些法则。
- 如果你把登上山顶作为目标,你会辛苦得多,而这只是名义上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体验登山的每一分钟,同样是到达山顶,却要愉悦得多。我们慢慢往上爬,不把怨怒背在身上。
- 浪漫的人欣赏良质本身,古典的人则试图把它切成一些认知模块以作他用。
- 良质是知识的枢纽,围绕着它,知识可以排列出各种样式。
19#
-
那些物理性质都可以借用仪器测量,而他的良质 —— 卓越、价值、善 —— 却不属于物理范畴,所以无法测量。
-
大人训练小孩子不去做他们喜欢的事,但是…… 但是什么呢?当然!要去做别人喜欢的事。而别人是指谁呢?父母、老师、督学、警察、法官、上司、国王、独裁者,这些都是权威。一旦你被训练得轻视自己的喜好,那么当然你就会对别人更加顺服 —— 变成好奴隶。一旦你学会不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你就会为系统所接受。
-
根据斐德洛的见解,这个世界是由三种事物所组成的,就是心、物和良质。
21#
- 现在我们起码可以知道良质与佛陀在古英语中的字根其实是同一个(Good 和 God)。
24#
-
良质就是佛陀。良质就是科学的现实。良质就是艺术的目标。这些观念仍然需要融入日常生活当中来认识。而最实用又与日常息息相关的方法莫过于我一直提到的 —— 修理摩托车。
-
真正的知识火车并不是静止的状态,因此也不能叫停和分解。
25#
-
有一群人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良质的存在,为了制造美感和利益,就在科技丑陋的外表上蒙了一层厚厚的浪漫的虚伪。
-
当一个人没有与所做的工作疏离的感觉,就可以说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关心的真正意义 —— 对自己手中的工作产生认同感。当一个人产生这种认同感的时候,他就会看到关心的另外一面 —— 良质。
26#
- 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长久的安静,看见、听见、感受到真正的宇宙,而不是一些八股的思想,他必然会充满进取心。进取心不是某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 良质关系,也就是机器与人的关系。
- 如果你一时无法谦虚下来,有一个方法,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装出这种态度。因为如果你刻意地假设自己表现得不够好,那么一旦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你的进取心反而会提升。你会继续这样做,一直到事实证明你的假设是错误的。
- 当你觉得很厌倦的时候,一定要停手!放下工作去看场表演,打开电视机或者收工。随便做什么,就是别碰那台机器。如果你不停下来,接下来很可能就会出大问题。所有的枯燥和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爆发出来,于是你就真正地动弹不得了。
- 你真正在维修的车子,其实是 “你自己”。外面的那部机器和里面的这个人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它们会一同亲近良质或者远离良质。
30#
-
一个无能的人才容易受教。而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总会带给别人威胁感。
-
绵羊能过怎样的生活,决定权在牧羊人。
-
现在城市的阴影笼罩在他身上,在他奇特的观念中,这个城市变成了他信仰的对立面,并不是良质的大本营,反而是形式与本质的大本营,像钢筋水泥的船坞和道路、砖块、柏油路、零件、老旧的收音机、铁轨、动物的尸体 —— 形式和本质,没有良质。这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盲目、巨大、邪恶而没有人性;夜里你可以看到南方有大火炉燃起熊熊的火焰,而在啤酒、比萨和洗衣店招牌之间是浓厚的煤灰,沿着街边则有许多不知名而没有意义的招牌。
-
这首诗还提到,“没有人能替你去走”。它的内涵似乎超过了字面的意义,“你必须要独自经过那死荫的幽谷”。
31#
- 我靠着取悦别人过活,这样才能脱身。你揣测别人希望听到你说什么,然后假装主动又自然地说出来,这样才能脱身。一定要让别人信服才行。我如果不背弃他,恐怕到现在还在医院里。他却始终忠实于自己的信念,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区别,克里斯知道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觉他是活生生的人,而我才是鬼魂。
32#
- ** 人只要活着就会发生不愉快的事和不幸的事。** 但是我现在有一种以前没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内里:我们赢了。情况正在慢慢好起来。我们几乎可以这样期待。
与波西格对话#
-
如果读者想对思想了解得更多,那么续作《莱拉》不妨一读。
-
良质是艺术与技术的共同基础。
关于本书#
- 从最终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关于活着和怎样活着,并使你深思为什么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