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ca

lca

真正的不自由,是在自己的心中设下牢笼。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父」アドラーの哲学講義》読書ノート

image

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推荐值:⭐⭐⭐⭐⭐

简介:

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 “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 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第一次以对话的形式看一本书,通过青年与哲人的对话引伸出人生中遇到的各种课题,这些课题包括幸福、爱、性格、人生意义的探索等,也有很多观点离经叛道,你可能刚看的时候无法接受。
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是勇气,承担自由和责任,都需要无畏的勇气,我们踌躇不前、无法改成,也正式因为没有勇气去改变。阿德勒通过目的论而不是原因论去看待很多事,过去的痛苦已经过去,而未来的改变需要去忘记痛苦,不能因为过去的痛苦而让自己不去改变,目的是改变人生,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书中也告诉我们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来源,在人际关系中,很多人都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父母告诉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作,你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纠结半天甚至更久,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摆脱了人际关系,这些问题都会烟消云散,但人是群体动物,人际关系不可能去摆脱,所以需要摆正心态。
以前甚至现在,我都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自己说错了话、或者被人讨厌,都会自责,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为什么这么差劲。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也许不会,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告诉我们 “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或者”,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活出自己。
阿德勒告诉我们应该把自己和别人的 “人生课题” 分离出来,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很多父母、同事、朋友都会以 “为你好” 之类的话,你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这是典型的支配欲作怪。
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这也是以前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有人说不喜欢我,而我也告诉 TA,我也并不需要每一个人都喜欢我,人很难做到每一个人都喜欢你。

其他一些精彩和值得思考的观点: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 “课题分离”,终点是 “共同体感觉”。
反对赏罚分明式的教育,发展横向关系,多去鼓励。
”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
建立共同体感觉,需要做到三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摘要

引言#

  • 人一旦长大,就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被诸多的责任所牵绊。工作、家庭或者社会责任,一切都是。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 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
  •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 “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 “原因”,而是现在的 “目的”。
  •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 —— 所谓的心理创伤 —— 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 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 “目的” 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 应该把注意力放在 “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这一点上。
  •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 “不改变” 的决心。
  • 你把自己说成不幸的人,还说想要马上改变,甚至说想要变成别人。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 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 “勇气”,可以说是缺乏 “获得幸福的勇气”。
  • 要有 “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 的决心。
  • 我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但真是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 “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 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 “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 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 5 年或者 10 年,他又会开始使用 “已经不再年轻” 或者 “也已经有了家庭” 之类的借口。
  •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 “此时此刻” 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 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
  • 对自己没有自信,对一切都持悲观态度;还有就是太过固执;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而且总是活在对别人的怀疑之中;不能活得自然,总觉得像是在演戏。很多人都是这种性格。
  • 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 “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 “鼓励”。
  •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处理人际关系就回产生烦恼,每个人都是独自的个体,个体就是有差距。
  •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我几乎每天都自责地想:自己或许连活着的价值都没有。
  •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 “客观性的事实” 而是 “主观性的解释”?
  •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 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
  •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自卑感。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 “希望进步的状态” 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例如,越是有远大志向的厨师也许就越会产生 “还很不熟练” 或者 “必须做出更好的料理” 之类的自卑感。
  • 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 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拿刚才的例子来讲,就会产生 “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 之类的想法,并且还会进一步通过 “如果有高学历自己也很容易成功” 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 “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 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 —— 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 “我” 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 “我” 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 “我” 很优秀。这也就是 “虚假优越感”。
  • 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这样的人恐怕你身边也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优越情结。
  • 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
  • 所谓 “追求优越性” 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 如果那个竞争对手对你来说是可以称得上 “伙伴” 的存在,那也许会有利于自我研究。但在多数情况下,竞争对手并不能成为伙伴。
  • 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会 24 小时监视着你,虎视眈眈地寻找攻击你的机会吗?恐怕并非如此。
  •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 “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 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
  •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 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 “主张的正确性” 变成了 “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 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 “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 “所以我必须获胜” 之类的胜负之争。
  •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 “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 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的意识。
  • 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 距离近了,关系也深了。
  • 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当人能够感觉到 “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 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 我们其实都挣扎般地活在各种各样的 “羁绊” 之中 —— 不得不和讨厌的人交往,不得不忍受讨厌的上司的嘴脸等。
  •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 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 “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
  • 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 “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
  • 我们都觉得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才会有价值!
  • 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 “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 或者是 “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 我们 “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 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那谁会为你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没理由不可以这样想。
  • 即使神并不存在,即使无法得到神的认可,我们也必须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 把自己和别人的 “人生课题” 分开来。
  •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 “为你着想” 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 —— 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
  •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 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 —— 那首先请弄清楚 “这不是自己的课题” 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 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 “回报思想” 存在,那就会产生 “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 这样的想法。
  •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 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 或者 “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 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 共同体感觉?
  • 把对自己的执著 (self interest) 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social interest)。
  • 实际上,不能进行 “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 一味在意 “他人怎么看” 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 “我” 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 “课题分离”,终点是 “共同体感觉”。
  •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 “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 “鼓励”。
  •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 “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 用 “谢谢” 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 “我很高兴” 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 “帮了大忙了” 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 “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 你现在是在用 “行为” 标准来看待他人,也就是那个人 “做了什么” 这一次元。的确,按照这个标准来考虑的话,卧病在床的老人只能靠别人照顾,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用。因此,请不要用 “行为” 标准而是用 “存在” 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 “做了什么” 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 “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 例如,请想一想公司里的情况。在公司里,社长和新人结成平等关系,这实际上并不可能吧?在我们的社会中,上下关系是一种制度,无视这一点就是无视社会秩序。20 岁左右的新人根本不可能像对朋友一样对社长说话吧?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 “活在当下”#

  •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把对自己的执著 (self interest) 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 和 “他者贡献”。
  •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 “我能行” 或者 “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 “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 肯定性的达观?达观一词本来就含有 “看明白” 的意思。看清事物的真理,这就是 “达观”。这并不是什么悲观主义。
  • 青年:这里的信赖是指什么呢?哲人: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 “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 “手段”。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 如果这种贡献是 “为了他人”,那就势必会是充满痛苦的自我牺牲。另一方面,如果这种贡献是 “为了自己”,那就是一种彻底的伪善。这一点必须得弄清楚。
  •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 如果是一边愉快地哼着歌一边洗餐具,孩子们也许会过来帮忙,或至少营造出一种容易帮忙的氛围。
  •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 10 个人,其中势必会有 1 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 个人中也会有 2 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 7 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这种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那个人呢?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 2 个人?抑或是关注其他作为大多数的 7 个人?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 “世界”。
  •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 “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 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 “工作” 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 “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 “我对别人有用” 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 “对别人有用” 的主观感觉,即 “贡献感” 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 “贡献感”。的确,这也是真理的一面。
  • 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 —— 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 —— 就会转而 “希望特别差劲”。
  • 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 “普通” 理解成了 “无能” 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 “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跳舞是如此,旅行等本身也是如此。
  •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 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 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 “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 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 因为这样,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才更要向前看,更应该思考 “今后能够做些什么?”
  • 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 就像旅人要依靠北极星旅行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 “引导之星”。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观点。这一巨大理想就是: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可以,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
  • 只要自己心中有他者贡献这颗星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
  •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 “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読み込み中...
文章は、創作者によって署名され、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安全に保存されています。